Naoto Chatani课题组Chem. Sci.:铑(II)催化芳基磺酰胺的支链选择性C-H键烷基化

  • A+
   在有机化学构建碳-碳键的方法中,过渡金属催化的C-H键活化策略是一类直接并且具有位点选择性的方法。目前,研究人员通过导向基策略已经发展了一系列反应。尤其是使用烯烃作为底物的C-H键烷基化,该方法提供了一种原子经济性的策略来获得目标产物。在1993年,Murai报道了羰基导向的钌催化芳香酮和烯烃的邻位C-H键烷基化。随后,研究人员相继报道了大量使用导向基的区域选择性C-H键烷基化反应但是大多数报道主要是线性选择性烷基化反应,仅有少量报道是支链选择性烷基化反应(Figure 1A)。在此方面,研究人员将非导向基策略用于1,3,4-噁二唑、吲哚、苯并咪唑、苯并噁唑、苯并噻唑、吡啶和吖嗪(a-j)的烷基化反应。另外,一些将导向基策略用于支链选择性烷基化的反应也有报道(I-X)。但是,上述支链烷基化反应通常使用活化烯烃作为底物,很少使用非活化端烯作为底物(Figure 1B)。


近日,日本大阪大学 Naoto Chanati教授课题组报道了Rh(II)催化芳基磺酰胺和乙烯基硅烷的支链选择性C-H键烷基化,该方法使用8-氨基喹啉作为导向基。相关成果近期发表于Chem. Sci.(DOI: 10.1039/C9SC04308J)


(图片来源:Chem. Sci.


首先,作者考察了导向基对于支链选择性的影响,最终确定8-氨基喹啉作为导向基,支链/线性比达到92:8(Table 1)。随后,作者以1a作为模型底物,考察了催化剂和添加剂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Rh(OAc)2]2作为催化剂,3-氯-2-甲基苯甲酸作为添加剂,甲苯作溶剂,底物在160 ℃下反应24 h,以72%的收率、86:14的选择性得到支链产物(Table 2)。


(图片来源:Chem. Sci.


(图片来源:Chem. Sci.

随后,作者对底物范围进行了考察(Scheme 2)。作者首先考察了官能团的影响,反应对于醚、烷基、氟、氯、酰胺、三氟甲基、苄基溴等取代基均能兼容,并且具有较好的支链选择性。值得注意的是,在该反应中没有观测到双烷基化产物的生成。同时,作者也考察了不同的乙烯基硅烷类型,其均能给出相应的支链烷基化产物(2ab-2ae2pa-pc, Table 3)。


(图片来源:Chem. Sci.


接下来,作者进行了一系列机理验证实验。作者使用磺酰胺1c作为底物,在CD3COOD条件下,反应发生了明显的H/D交换,证明C-H键活化过程是可逆的(Figure 2a)。在氘代磺酰胺1c-d5和三乙基乙烯基硅烷的反应中,作者观察到β位有0.34氘代,而α位无氘代,这说明了反应可能涉及氢金属化机理(Figure 2b)。在使用CD3COOD作为唯一氘代试剂时,1c和三乙基硅烷给出的产物8中,只有β位有0.51氘代发生,这说明该反应中还包含碳金属化过程(Figure 2c)。


(图片来源:Chem. Sci.

在KIE实验中,k
H/kD比值为1.06,这说明C-H键活化不是决速步(Figure 3a)。作者还进行了化学计量的1c与[Rh(OAc)2]2反应,得到Rh复合物10,并且得到了单晶的绝对构型(Figure 3b)。随后作者利用复合物10进行催化反应,能够成功获得支链目标产物(Figure 3c),这说明该复合物参与催化循环中。


(图片来源:Chem. Sci.


最后作者基于以上氘代实验结果,给出了两种主要的催化模型。首先,Rh与磺酰胺生成中间体A,中间体A释放两分子羧酸生成B,其氧化加成到邻位C-H键中形成Rh-H复合物C接着,乙烯基硅烷插入到Rh-H键中形成中间体D,其还原消除后生成Rh复合物E最后E在酸条件下释放出产物并重新生成Rh(II)催化剂。另一种催化循环是在形成中间体C后,两分子羧酸解离下来并配位到Rh上形成金属环中间体F乙烯基硅烷的烯烃迁移插入到F的Rh-C键中间形成中间体G,其与两分子酸反应经E得到产物(Figure 4)。


(图片来源:Chem. Sci.


小结Naoto Chatani课题组首次报道了铑催化芳基磺酰胺的支链选择性C-H键烷基化,该方法以非活化的乙烯基硅烷作为底物,8-氨基喹啉作为导向基。课题组在研究中进行了详细的机理验证实验,提出了氢金属化和碳金属化两种可能的催化过程。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