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目前,生物质能源和化学品在应对化石能源枯竭、节能减排、国家战略能源储备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与生物乙醇相比,丁醇难溶于水、能源密度高,能与汽油以更高比例混合(20% vs 10%),而且对汽车发动机腐蚀性小,无需对其进行改造即可直接使用,因此是比生物乙醇更为理想的汽油调合组分。随着生物乙醇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全球生物乙醇产量的不断攀升,通过催化转化法将生物乙醇转变成丁醇燃料及高级醇化学品引起各国学术和工业界的极大兴趣。
乙醇脱氢偶联生成丁醇通常是经由格尔伯特(Guerbet)机理实现的,包含乙醇脱氢生成乙醛、乙醛羟醛缩合生成3-羟基丁醛、3-羟基丁醛脱水生成丁烯醛和丁烯醛加氢生成丁醇等多个串联反应步骤。丁烯醛部分加氢的产物丁醛还可以继续与乙醛或与其自身发生缩合、脱水及加氢反应生成C6以上的醇,同时反应还可以生成乙醚、乙酸乙酯、乙缩醛等多种副产物。乙醇直接制丁醇反应自身的复杂性以及多个副反应的伴随发生对其催化剂的设计和制备提出了严峻挑战。碱金属改进的分子筛、碱土金属氧化物、镁铝水滑石、磷灰石、磷酸锶等多相固体催化剂广泛用于乙醇脱氢缩合制正丁醇的反应,但是其丁醇的收率普遍较低(一般低于10%),并且反应温度和压力较高(>300 ℃,>4.0 MPa)。金属Cu、Ni、Co、Pd、Pt等的添加能显著地提高乙醇的转化率和降低反应温度。但是到目前为止,在相对温和的反应条件下,丁醇的最高收率仍然不到20%,并且传统的金属负载型催化剂难以避免金属纳米粒子烧结导致催化剂失活的问题。另外,尽管Lewis碱或Lewis酸对常常被认为是乙醛羟醛缩合反应(乙醇制丁醇反应的决速步骤)的活性中心,但是Lewis酸能够稳定乙氧基中间物种和活化乙醛的醛基,可能在乙醇催化转化制丁醇的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对Lewis酸催化羟醛缩合反应的研究报道还很少,很大可能是难以找到合适的催化剂模型以避免Lewis碱的干扰。
基于上述研究进展及尚且存在的问题,浙江工业大学李小年教授课题组的江大好和倪珺副教授选用节点上富含大量Lewis酸中心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UiO-66为载体,以简单高效的浸渍-反应法制备了UiO-66封装的纳米钯(Pd@UiO-66)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乙醇连续催化转化制备丁醇反应。结果发现,Pd@UiO-66催化剂在较温和的反应条件(250 ℃, 2 MPa)下表现出高达49.8%的乙醇转化率、48.6%的丁醇选择性以及24.2%的丁醇产率,并且在200 h的连续评价中性能稳定。催化剂表征结果表明,乙醇首先在金属Pd活性中心发生脱氢反应得到乙醛,乙醛随后转移至UiO-66节点的Lewis酸中心(Zr-CUs),两分子乙醛缩合反应得到巴豆醛,最后巴豆醛再于Pd活性中心氢化得到产品正丁醇。Pd@UiO-66催化剂在乙醇制丁醇反应中的高效性源于Pd中心和Lewis酸中心之间紧密的协同作用,而Pd纳米粒子(Pd-NPs)和Zr节点之间的静电作用及UiO-66狭小孔笼对Pd-NPs的限域作用是Pd-NPs能稳定在较小尺寸的主要原因。此项工作主要创新点如下:(1)首次将MOF封装的金属纳米催化剂应用到乙醇连续催化转化制丁醇反应中,并且在相对温和的条件(523 K、2.0 MPa)下取得24.2%的丁醇收率和200 h性能稳定的优异结果;(2)揭示了乙醇制丁醇反应中Lewis酸性位的关键作用:Lewis酸可以成为比Lewis碱和Lewis酸碱对更好的羟醛缩合活性中心。以上研究成果对设计和构筑更加高效稳定的乙醇制丁醇以及其他类似反应的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这一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ACS Catalysis 上,硕士研究生方葛钱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 Grant No. 21875220, 21303163)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3B030006, LY17B060006)的资助。
该论文作者为:Dahao Jiang, Geqian Fang, Yuqin Tong, Xianyuan Wu, Yifan Wang, Dongsen Hong, Wenhua Leng, Zhe Liang, Pengxiang Tu, Liu Liu, Kaiyue Xu, Jun Ni, and Xiaonian Li
目前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