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w. Chem. :调控Co-N-C原子界面质子亲合度打破酸介质氧还原产H₂O₂的活性-选择性跷跷板效应

  • A+


电催化两电子氧还原(2e- ORR)是原位生产H2O2的绿色技术,有望替代传统的蒽醌工艺。相较于碱体系,酸体系电合成的H2O2具有更高的本征稳定性与广泛的应用场景。然而,目前酸介质电合成H2O2同时取得高活性与高选择性存在挑战。


其原因在于含氧中间体(例如*OOH等)同时决定ORR的活性与选择性,导致了2e-ORR跷跷板效应。目前,大多数策略提高H2O2选择性是通过削弱*OOH吸附强度,从而导致2e- ORR活性下降,限制了H2O2的生产。



1

近日,中南大学的刘敏教授团队提出调控*OOH与质子的作用模式,在不牺牲ORR活性前提下实现高ORR活性与H2O2选择性,打破了2e- ORR的活性-选择性跷跷板限制。以典型的Co-N-C单原子催化剂为研究对象,通过在第二配位层引入B原子,修饰催化原子界面,增加了催化剂表面的质子亲合度,促进*OOH中前端*O与质子作用,导向2e- ORR路径。


理论计算筛选了不同位置的杂原子掺杂模型,B掺杂于第二配位层B3位(CoN4-B3C)具有2e- ORR路径的最低活化能。进一步,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界面质子在CoN4-B3C具有更高的质子亲合度,利于质子进攻*OOH中前端*O,形成H2O2。同时,原位红外揭示了质子介导反应中间体形成及界面不同氢键水网络,侧面验证催化剂表面质子亲和能力区别。质子亲合度与H2O2选择性的对应关系分析进一步表明,提升质子亲和度对2e- ORR具有促进作用。


最终,在旋转圆盘电极测试验证了所制备的Co1-NBC(CoN4-B3C)展现高ORR活性与H2O2选择性。在组装的flow cell器件中,Co1-NBC在大电流下展现高H2O2法拉第效率与高稳定性,展现一定应用前景。本研究为打破电催化活性-选择性跷跷板效应提供了新的见解。


文章的第一作者是中南大学副教授陈善勇,中南大学刘又年教授对本论文提供了重要指导意见。

2
3
4

文信息

Tuning Proton Affinity on Co−N−C Atomic Interface to Disentangle Activity-Selectivity Trade-off in Acidic Oxygen Reduction to H2O2

Dr. Shanyong Chen, Tao Luo, Jingyu Wang, Jiaqi Xiang, Xiaoqing Li, Prof. Chao Ma, Cheng-wei Kao, Prof. Ting-Shan Chan, Prof. You-Nian Liu, Prof. Min Liu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DOI: 10.1002/anie.202418713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