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位二胺类化合物在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中普遍存,关于其制备方法具有广泛的化学应用价值。烯烃和胺直接偶联,是构建邻二胺骨架的理想的方法。然而,烯烃二胺化在有机合成中仍然是一个长期的挑战,特别是当需要引入两种不同的胺组分时。Leonori等人报告了使用现成的烯烃和烷基胺直接、选择性制备邻1,2-二胺的一般策略。该成果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DIO: 10.1002/anie.2020056521)使用过渡金属,通过光氧化还原或电化学方法,将叠氮化钠的叠氮基引入烯烃双键两端,随后再通过还原、加成等方法衍生化3)脲或者硫脲类衍生物在Pd/Cu/Rh等金属催化下,与烯烃双键进行加成环化4)使用化学计量对锇(IV)亚胺试剂,在双键两端引入叔丁基胺基5)在当量对氧化汞和酸性条件下,芳胺也可以对烯烃双键进行双胺化
6)使用Pd(II)与二甲基胺生成相应对配合物,在过氧化物存在下,也可以对烯烃双键进行双二甲基胺化但是,这些烯烃邻二胺化方法,存在很多限制,方法缺乏通用性

目前,还有报道通过环氧乙烷、羟基羧酸或者氯代酮为底物,进行双胺化。从这些底物出发,需要经过4-5步的合成步骤。
近期,烯烃的胺氯化反应被开发出来了。并且,作者最近证明了通过N-氯代丁二酰亚胺(NCS)的原位活化、质子化和光诱导单电子转移还原,可以将一级胺和二级胺转化为相应的胺基自由基。

结果发现,二氯甲烷为溶剂,使用6个当量的三氟乙酸为布朗特酸时,反应效果最佳,以96%收率获得期望胺氯化产物。

随后,对底物范围进行研究,发现该反应的底物适应性好,并且大部分底物都能获得优秀的产率当使用苯乙烯类烯烃时,虽然反应过程可以监测到氨基氯化合物生成,但是后处理后,得到的均为氨基醇化合物。这是由于苄基氯很活泼,在水相处理过程中,发生了水解。

首先,以氨基氯化物11为模型底物,对其进行氮杂环丙烷化研究(上图A)。在氘代乙腈中,没有添加剂条件下,氨基氯化物不发生转化;当加入5当量的碘化钠(NaI)时,需要12小时以上,底物转化率方才达到90%;更换添加剂为1.5当量四氟硼酸银时,仅需1小时,90%底物转化为氮杂环丙烷。获得的氮杂环丙烷59,与二乙胺8在氘代乙腈中,仅需1分钟,即可定量转化为相应的二胺60。随后,使用优化条件,对烯烃10进行直接双胺化研究,最终以81%收率获得期望邻二胺60。

从上图结果来看,反应结果还是相当让人满意,该反应还可以构建季碳中心化合物76,这让小编觉得该方法很有意义

前面说过,苯乙烯进行氨基氯化时,经过后处理,主要得到氨基醇类化合物;但是,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仍然是氨基氯化物,使用另一分子胺进行加成,再后处理,即可得到所需的双胺。制备得到氨基氯化物后,使用碱处理,可以获得氮杂环丙烷衍生物。使用该方法,可以制备一些难以合成的氮杂环丙烷。
作者以氨基氯化物11为模型,对其进行衍生化:经过碘化钠、甲醇钠处理,可以制备得到甲氧基氨基化合物94;使用碘化钠和氢氧化钾处理,则主要得到氨基醇95;通过碘化钠、叠氮化钠处理可以接近定量制备氨基叠氮化合物96;此外,还可以经氰化钠转化为氨基腈97;与氢氟酸转化为氟化氨基化合物98;经氢化锂铝还原为氨基99

商业苯酚100烯丙基化得到101,与哌啶进行有效的氨基氯化反应,以定量的收率制备得到氨基氯化物102。随后经历氮杂环丙烷离子的形成和氢化锂铝选择性的还原,只需要3个步骤就能以商品化原料简便地制备得到苯丙哌林103。Leonori等人报告了使用现成的烯烃和烷基胺直接、选择性制备邻1,2-二胺的一般策略。这一温和而直接的方法利用原位形成的N-氯胺和光诱导活化形成胺基自由基,高效地对烯烃进行氨基氯化反应,随后再通过另一分子胺的选择性亲核进攻,生成所需的邻二胺化合物。该方法适用范围广泛,反应效率好,有着很好的应用价值。并且,中间体氨基氯化物也可以进行多种有价值的转化。
来源:化解 Chem
目前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