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ElectroChem:在钙钛矿氧化物SrSnO3中 掺杂Cu2+对CO2电还原的影响

  • A+

江南大学张颖副教授等人报道了采用简单而通用的方法设计的SrSnO3、0.5% wt-SS和1% wt-SS(分别负载0.5%和1% Cu2+的SrSnO3)催化剂,研究了Cu2+在钙钛矿氧化物上的掺杂对CO2电还原(CER)产物选择性的影响。在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由大量CO2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的推动下,开发先进的二氧化碳捕获、储存和转化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设计能够调节CO2电还原产物选择性的高效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SrSnO3和0.5% wt-SS对HCOOH产物选择性影响趋势一致,而1% wt-SS产物选择性发生明显变化,FECO在-1.53 V vs. RHE时达到最大值49%。负载在SrSnO3表面的足够的Cu2+作为CER过程中的实际活性中心,调节了CER过程中SrSnO3产物的生成途径,从而促进了CO的生成,实现了CER产物选择性的调节。


如图1a所示的线性扫描伏安法(LSV)在N2和CO2饱和的0.5 M KHCO3中进行,可以评估CER响应。表明在CO2条件下,SrSnO3、0.5% wt-SS和1% wt-SS具有比N2条件下更大的电流密度和更小的起始电位,并且在负电位大于-0.6 V vs. RHE时,电流密度急剧增加,表明SrSnO3、0.5% wt-SS和1% wt-SS具有一定的CER活性。此外,与SrSnO3和0.5% wt-SS相比,1% wt-SS对CER有更明显的响应,在-0.93V vs. RHE时具有最佳电流密度,达到13 mA/cm2,表明在相同条件下,1% wt-SS具有更快的电荷转移速度。


用流动池研究了掺杂不同含量Cu2+引起的CER产物分布的变化。图1b-c显示了在不同电位下,SrSnO3和0.5% wt-SS的CER产物分布直方图,其中HCOOH是CER的主要产物,还有少量的H2和CO。此外,在-0.93~ -1.53 V范围内,SrSnO3和0.5% wt-SS对HCOOH均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甲酸的法拉第效率均在80%~ 90%之间,且随电位的变化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均在-1.28 V时达到极值,分别为85%和89%。1% wt-SS在相同电位范围内产物选择性发生了显著变化,随着电势的增大,HCOOH的FE逐渐降低,而CO的FE逐渐增大。CO的FE在-1.53 V达到最大值49%。如图1f所示,通过电化学阻抗谱(EIS)来确定电荷转移能力。1% wt-SS的Nyquist曲线的半圆形直径远小于SrSnO3和0.5% wt-SS,表明在-0.93 V电压下,1% wt-SS的电荷转移能力优于SrSnO3和0.5% wt-SS。



1

图1 (a) SrSnO3, 0.5% wt-SS和1% wt-SS在N2和CO2条件下的LSV图; (b-d)一系列催化剂的法拉第效率图,(b) SrSnO3, (c) 0.5% wt-SS , (d) 1% wt-SS; (e)SrSnO3, 0.5% wt-SS和1% wt-SS的归一化ECSA图; (f) SrSnO3, 0.5% wt-SS和1% wt-SS在–0.93 V的EIS曲线图。

根据已报道的铜基催化剂用于CER的反应路径,在CER反应中,金属铜的活性中心对中间体具有中等的结合能。因此,铜作为CER催化剂可以实现CER产物的多样化。特别是在CO2转化为多碳产物的过程中,*CO是最关键的中间体。当*CO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并随后被活化时,它将促进*CO的二聚或加氢,从而进一步生成高阶产物。然而,0.5% wt-SS在CER中表现出与SrSnO3相似的选择性,这表明0.5% wt的Cu2+在CER中没有起到调节SrSnO3产物分布的作用,实际的活性中心仍然在位于SrSnO3的B位的锡金属上。而1% wt-SS的实际活性中心转变为负载在SrSnO3表面的铜上,因此充足的铜可以实现对SrSnO3的CER产物选择性的调节(图2)。根据1% wt-SS的CER产物分布,可以推测*CO的结合能比纯载体SrSnO3和0.5% wt-SS更强,但*CO在1% wt-SS上仍处于弱结合状态。因此,随着施加电压的增加,只有一小部分*CO进行后续的二聚或加氢,而更多的*CO倾向于从1% wt-SS表面释放出来生成CO,因此多碳产物不超过10%。总之,负载在纯载体SrSnO3上的足够数量的Cu2+能够调节CER反应中间体在SrSnO3上的吸附,从而调节CER反应途径,实现对CER产物选择性的调节。

6

图2 SrSnO3, 0.5% wt-SS和1% wt-SS的CER反应机理图

文信息

Revealing the Doping Effect of Cu2+ on SrSnO3 Perovskite Oxides for CO2 Electroreduction

Yanying Wang, Zhenlin Wang, Dan Wang, Junjun Mao, Chenchen Zhang, Prof. Ying Zhang


ChemElectroChem

DOI: 10.1002/celc.202200635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