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大学韩松柏团队Inorg. Chem. | 中子衍射解析卤化物尖晶石固态电解质离子传输机制

  • A+

英文原题:Exploring the Underlying Correlation between Structure and Ionic Conductivity in Halide Spinel Solid-state Electrolytes with Neutron Diffraction


1




通讯作者:高磊(Lei Gao),北京大学;朱金龙(Jinlong Zhu),韩松柏(Songbai Han),南方科技大学

作者:潘江扬(Jiangyang Pan),张馨予(Xinyu Zhang),黄杜斌(Dubin Huang),王李平(Liping Wang),魏亚东(Yadong Wei),殷雯(Wen Yin),夏远光(Yuanguang Xia),邹如强(Ruqiang Zou),赵予生(Yusheng Zhao)




背景介绍




中子的穿透能力强,对锂原子等轻元素敏感,因此中子衍射是研究固态电解质构效关系的有力工具。本文作者们利用中子衍射技术研究卤化物尖晶石LixMgCl2+x固态电解质的结构-离子电导率构效关系,通过变化x值来调控晶体结构,并从晶体学参数出发分析了该体系离子电导率随x值变化的原因,同时还确定了该体系晶体结构中的锂离子迁移路径。




文章亮点




中子衍射技术结合Rietveld结构精修分析了各晶体学参数在x值变化的各阶段对锂离子电导率的独立影响和集体影响。

②中子衍射技术结合BVSE计算手段揭示了锂离子迁移路径。


图文解读




作者对固溶体范围内6种样品LixMgCl2+x(x = 2,1.8,1.6,1.4,1.2,1)的XRD和中子衍射数据进行了Rietveld结构精修。代表性的三种材料(x = 2,1.4,1)的中子衍射数据精修图谱如图1a-c,结构示意图如图1d,e。LixMgCl2+x的晶体结构可以认为是由LiCl4四面体和MgCl6(或LiCl6)八面体构成的。Li1原子占据四面体中心的8a位点,Li2和Mg原子混占在八面体中心的16d位点。MgCl6(或LiCl6)八面体通过共边连接,而LiCl4四面体和MgCl6(或LiCl6)八面体通过位于多面体顶点的Cl原子连接。




2

图1. 中子衍射数据的Rietveld精修图谱及LixMgCl2+x(x = 2和x < 2)的晶体结构。绿色、橙色和灰色的球分别代表Li,Mg和Cl原子。


本文研究者从精修的结果中提取了晶体学信息,LixMgCl2+x的晶胞参数随x值的演化趋势如图2a所示,有趣的是,在x从2到1.6的初始阶段,晶胞参数变化十分有限,当x降至1.6以下时,观察到晶胞参数出现显著降低。同样,在XRD衍射数据的Rietveld精修结果中,晶胞参数的变化也呈现出相似的趋势。图2b显示了Li,Mg和Cl原子在LixMgCl2+x晶格中的占有率,随着x的减小,Lil和Li2的占有率降低,而Mg的占有率增加。值得注意的是,Li2的占有率减小值近似等于Mg的占有率增加值,它们的占有率之和总是接近于1。这意味着Li空位几乎全部出现在Lil(8a位点),可能主导了Li+的传输,而16d 位点几乎全部被Li2和Mg占据(图2b)。Debye-Waller因子(DWF)是研究原子在其理想位置附近的位移的重要晶体学参数。如图2c所示,Lil的DWF值随 x的变化呈现非单调趋势。在x从2减小到1.8的初始阶段,Lil的DWF值没有明显变化。随着x的进一步减小,Lil的DWF值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在x = 1.4时达到最大值,然后在x从1.4到1的范围内逐渐减小。相反,Li2的DWF值随着x从2减小到1呈现单调增加的趋势,与Lil的DWF值相比,它们仍然明显更低(x = 1时除外)。此外,Cl的DWF值较小且几乎保持不变,说明Cl原子构成了刚性良好的阴离子骨架。本文还从中子衍射数据的Rietveld精修结果中提取了LixMgCl2+x结构中各原子对之间的平均最近邻距离。如图2d-f所示,特别是Li1-Cl的平均最近邻距离呈现出非单调趋势,随着x的减小,键长先是增大,在x = 1.6时达到最大值,然后在x从1.6到1的范围内逐渐减小(图2d)。

3

图2. 中子衍射数据的Rietveld精修得到的LixMgCl2+x的晶体学信息。


探究LixMgCl2+xSSEs的结构演变外,本研究还进行了交流阻抗谱(EIS)测试并得到了离子电导率。LixMgCl2+x的活化能与室温离子电导率之间存在相关性,两者均呈现非单调趋势(图3)。Li2MgCl4和LiMgCl3在25 °C时的离子电导率较低,分别为9.95 × 10-7 S/cm和5.22 × 10-6 S/cm,这与较高的活化能(0.567 eV和0.575 eV)有关。相比之下,Li1.4MgCl3.4表现出最高的离子电导率(8.69 × 10-6 S/cm),对应的活化能相对较低(0.550 eV)。

4

图3. LixMgCl2+x 的离子电导率图和活化能。


本文综合分析了晶体学参数和离子电导率,讨论晶体学参数在x变化的不同阶段对Li+输运行为的独立影响和相互影响。在初始阶段,随着x值从2下降到1.6,LixMgCl2+x的晶胞参数和Lil的占有率只有很小的变化。因此,晶胞参数和空位浓度对Li+迁移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而Lil的DWF和Li1-Cl键长则明显增加,这对Li+在晶格内的输运有促进作用。因此,在这个阶段,LixMgCl2+x的离子电导率从9.95 × 10-7 S/cm显著增加到4.94 × 10-6 S/cm。在中间阶段,随着x值从1.6减小到1.4,与Lil相关的参数对离子电导率的影响是相互制约的。晶胞参数和Li1-Cl键长明显减小,不利于Li+在晶格中的传输。但另一方面,Lil的空位浓度和DWF在这一阶段有所增加。这表明Li+更有机会通过空位机制进行传输,并且在8a位点的Li+振动变得更加活跃,从而促进了Li+的传导。综上所述,随着x值的减小,LixMgCl2+x的离子电导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这意味着Lil空位浓度的增加和DWF的增大在促进Li+运输中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并克服了晶胞参数降低和Li1-Cl键长度缩短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在x值减小的最后阶段(1.4 ≥ x ≥ 1),晶胞参数和Li1-Cl键长继续减小,同时Lil的DWF减小,Lil空位的持续增加意味着Li+浓度的大幅下降,这也可能对离子电导率产生不利影响。这些因素限制了Li+在LixMgCl2+x结构中的传输。因此,在Li1.4MgCl3.4达到最大离子电导率8.69 × 10-6 S/cm后,LixMgCl2+x的离子电导率开始下降,到LiMgCl3时,离子电导率最终降至5.22 × 10-6 S/cm。


基于中子衍射的Rietveld精修得到的晶体结构,本文利用BVSE方法分析Li+在LixMgCl2+x SSEs(x = 2, 1.4, 1)中的迁移路径并计算相应的迁移势垒。如图4所示,Li+势能图表明(110)晶面内的Li1-Li1链(即四面体-四面体途径)是主要的迁移途径(用黑色箭头标记)。由于立方相LixMgCl2+x结构的各向同性,这种链状扩散路径也可以在(101)和(011)平面中找到,从而形成了三维 Li+扩散路径。而Li2位于与Mg相同的16d位点, Mg会起到阻断作用,导致与Li2相关的迁移通道如Li1-Li2,Li2-Li2并不能构成连续的Li+迁移通道。对比发现,Lil和Li2之间的势能图的显著差异与中子衍射的Rietveld精修结果一致。Li+空位几乎只存在于Lil位点。这表明依赖于空位机制的Li+输运只能发生在Lil位点。此外,利用BVSE方法计算的三维路径上的迁移势垒与Arrhenius图拟合得到的LixMgCl2+x的活化能趋势一致(图4)。


5

图4. LixMgCl2+x(x = 2, 1.4, 1)的Li+势能图及实验测得的活化能和BVSE计算得到的活化能的对比。


总结/展望




本文中,研究者通过固相烧结的方法成功合成了LixMgCl2+x系列固溶体,得到了Li2MgCl4 ~ LiMgCl3的稳定尖晶石结构。从中子衍射数据的Rietveld精修中获取了晶体学参数,值得注意的是,Li+空位几乎完全存在于Li1位置,这表明与Li1相关的因素对离子电导率有主要影响。考虑到LixMgCl2+x离子电导率的非单调趋势,本文揭示了晶体学参数在不同阶段对Li+输运的影响是不同的。在初始阶段(2 ≥ x ≥ 1.6),Li1的DWF和Li1-Cl键长增加,共同导致离子电导率增加。在中间阶段(1.6 ≥ x ≥ 1.4),Li1和DWF和空位浓度的增加对Li+输运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克服了晶胞参数的降低和Li1-Cl键长减小的不利影响。在最后阶段(1.4 ≥ x ≥ 1),所有晶体学参数的变化都限制了Li+的输运,导致离子电导率降低。此外,BVSE分析表明,Li+倾向于沿三维Li1-Li1路径迁移。这些发现揭示了不同晶体参数对Li+输运行为的集体影响,并丰富了对固态电解质结构和性质之间相互作用的见解。




通讯作者信息

韩松柏 研究员


南方科技大学前沿与交叉科学研究院助理院长,中子科学中心主任,电化学储能实验室主任,深圳市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平台-高通量中子谱仪平台负责人,兼任深圳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研究教授,深圳市技术攻关重大项目负责人,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引进创新创业团队核心成员,承担国家科技部 973/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国家基金委面上/重大仪器项目、广东省与深圳市重点与面上基金等。发表学术论文 130 余篇,发明专利 50 余项,编制国家标准 3 项,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与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核学会电离辐射计量分会理事,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专家。




Inorg. Chem. 2024, 63, 7, 3418–3427

Publication Date: Feb 7, 2024

https://doi.org/10.1021/acs.inorgchem.3c04094

Copyright © 2024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