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闽南师范大学蔡志雄课题组通过对四种具有相似结构的咔唑-苯腈分子进行了合理的比较,证实了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对电化学发光(ECL)的增强作用。结果表明,与其他无明显TADF特性的三种分子相比,具有明显的TADF特性的4CzBN展现出显著的ECL发光性能,验证了TADF对ECL的贡献。
电化学发光(ECL)是一种在分析、生命和环境科学领域极具发展前景的技术。ECL的发光材料是通过电激发产生自由基物质(R●+、R●-),经过离子-离子湮灭生成激发态R*,包含单重态S1和三重态T1激子。通过自旋统计分析,可以确R*中S1和T1态的激子比例为1:3。传统荧光材料的典型代表[Ru(bpy)3]2+ 及其类似物因具有良好的ECL效率、稳定性和成熟的标记方法,在ECL应用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其ECL的最大绝对效率(ΦECL)仅为 25%,因此突破有机 ECL 发光体本身荧光效率的理论限制(25%)尤为关键。由于TADF材料在室温条件下T1激子可以被热激活实现从 T1到 S1的反向系间窜越(RISC)过程,进而发射延迟荧光(DF),有望突破25%的内量子效率,实现理论上限为100%的全激子利用。相对于传统发光体材料,TADF材料被认为是增强ECL性能的理想候选者。但TADF-ECL过程涉及多个影响因素,由于缺乏对有/无TADF特性的有机化合物进行合理比较,很难界定TADF对ECL 的贡献。因此在阐明TADF对提高ECL效率的贡献方面存在挑战。 基于此,我们选择四种化学结构相似、S1-T1交换能(ΔEST)相当的咔唑-苯腈(Cz-BN)分子进行合理比较。尽管这四个分子具有相似的理化性质,但它们的 TADF 效应差异明显。实验首先考察它们的 ECL性能,发现只有TADF活性分子4CzBN 展现显著的ECL性能。随后,为了证明RISC过程直接影响TADF-ECL,实验进一步模拟了四个Cz-BN分子S1和T1态之间的几何构象差异。实验发现TADF活性最高的4CzBN在光激发时的几何结构变化较小,而其他三个分子的S1和T1两种几何构型出现明显的差异,因此4CzBN较容易实现RISC过程,而其他分子的RISC过程面临一个额外的能量障碍,导致弱的TADF 活性。结果表明,TADF机制中的RISC过程可以直接影响分子的ECL发射,验证了4CzBN的高ECL发射来源于其较高的TADF活性。该工作证实了TADF材料可以通过RISC过程利用T1态激子有效提高ECL性能,为深入理解TADF材料性质以及其在ECL领域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和理论依据。 论文信息 Direct Comparative Studies Revealing the Contribution of TADF Activity of Organic Emitters Towards Efficient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Jinliu Wei, Nairong Yang, Prof. Feiming Li, Shunyou Cai, Prof. Baohua Zhang, Prof. Zhixiong Cai Chemistry – A European Journal DOI: 10.1002/chem.202401036
目前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