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张国新:限域合成Co边缘掺杂MoS2, 增强电化学析氢性能

  • A+

01

引言

氢被视为下一代可再生能源的理想载体,它可作为燃料电池和众多化学品(例如,合成NH3和甲醇)的基本原料以及作为常规金属的还原剂,通过可再生电力驱动水分解制氢,有望加快碳中和愿景的实现。电化学水分解制氢(HER)可在较宽pH范围下进行,通常为基于质子交换膜和贵金属催化剂(NMC)使用,在酸或纯水中电解水具有零污染、操作方便、H2纯度高等优势。尽管有上述优点,但NMC的高成本极大地阻碍了氢能的广泛应用,因此,开发基于廉价金属的高性能析氢电催化剂替代NMC具有重大意义。


二硫化钼(MoS2)是一种典型的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其资源储量丰富,酸性HER的化学稳定性优良引起人们极大关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MoS2的HER性能依然不尽如人意,这是因为其半导体特性和基面的惰性,主要HER活性位点为其边缘S位点。因此,为实现MoS2更多边缘暴露,研究者们引入减小晶体尺寸、构建阵列结构或引入3D基底等方式。此外,还可以利用异质元素掺杂策略(包括金属、非金属以及缺陷物种)调制MoS2几何和电子结构用来触发面内HER活性。因此,通过原子级改性的方法促进HER性能具有不错前景,被认为是具有同时激发MoS2面内活性和提高边缘活性的最有效方式。


02

成果展示

近期,山东科技大学张国新等人在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上发表题为“Confined synthesis of MoS2 with rich co-doped edges for enhanced hydrogen evolution performance”的论文。作者将Mo和Co物种原子级分散和稳定在甲酰胺转化的氮掺杂碳材料中,获得高Co/Mo负载的CoMo-NC前驱体,然后进行气相硫化。在硫化过程中,丰富的N配体和原位形成的N掺杂碳层可分别对硫化物纳米晶起到化学和物理限域的作用。这种设计制备得到的MoS2可同时引入Co及缺陷掺杂、低结晶度和更多边缘暴露。经X射线吸收精细光谱(EXAFS)拟合进行验证验证,Co以原子级掺杂形式存在,负载量达2.85 at.%。电化学测试表明,与未掺杂的MoS2相比,Co掺杂的MoS2(命名为Co-MoS2)在碱性和酸性电解质中表现出显著增强的HER活性。此外,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表明,位于MoS2边缘的Co和S原子是HER主要活性位点,这启发了未来边缘金属修饰MoS2的设计,用于广泛的能量转换和存储应用。


03

图文导读

通过原位转化的方法制备原子级分散的Co掺杂MoS2,HRTEM图像显示Co-MoS2的整体外观呈颗粒状,具有丰富的向外延伸MoS2层。部分保留的碳基底充当空间限域层,以促进MoS2发生类阵列排列和晶格畸变。电子衍射图证实了Co-MoS2的多晶性质,在硫化过程中,碳基体逐渐将原子Co释放进入MoS2中,一方面通过控制释放Co来防止Co聚集;另一方面,前驱体分解成气态的含C/N链段,导致形成与Co-MoS2晶格强耦合的薄碳层。Co-MoS2的HRTEM-元素mapping图揭示了Co、Mo和S的共存。

图1.(a)Co-MoS2制备示意图,(b)TEM,(c和d)HRTEM,和(e)Co-MoS2的SAED,(f)HRTEM-HAADF-mapping(以Co+N重叠和Mo+N重叠为参考)。


XRD测试未发现硫化钴聚集态,显示为2H相的MoS2。对应拉曼光谱显示,位于287 cm−1和382 cm−1处的带可以分别归属为2H-MoS2的E1g振动模式和面内E12g振动模式。因为材料合成过程中的化学和物理双重限制,导致出现扭曲的MoS2结构并在119、130、199和218 cm−1位置出现弱振动,表明由Mo-NC或Co/Mo-NC原位转化制备的MoS2含有丰富的晶格畸变。Co 2p的XPS光谱解卷积表明MoS2有助于通过强烈的金属-基底相互作用诱导出现更高价的Co3+。Mo 3d解卷积显示,随着Co的引入,Mo4+ 3d轨道呈现向高结合能移动的趋势,这表明2H相MoS2已部分转化为1T相。相对应地,S 2p的XPS光谱显示,Co-MoS2和MoS2中S 2p轨道的结合能在引入Co后向高结合能移动。

图2. Co-MoS2和 MoS2的结构和价态分析。(a)XRD,(b)Raman,(c)Co 2p,(d) Mo 3d,(e) S 2p的谱图。


XANES和EXAFS被进一步用于阐明Co-MoS2中Co物种的配位信息。比较了Co箔、CoO、CoPc和CoS在内的对比样品。Co-MoS2的Co K边缘的吸收阈值位于Co箔和CoO之间,更接近CoS,这意味着Co-MoS2中存在氧化态的Co。EXAFS光谱的R空间进一步证实了活性位点的空间配位结构。在R空间中检测到的Co-MoS2的主峰在大约1.72 Å,与CoS最接近,表明Co-MoS2中的Co物种主要由Co-S配位组成。Co K-edge EXAFS 振荡的小波变换(WT),可以观察到7和11 Å−1处的强度最大值分别由Co-S和Co-Mo贡献。CoS参比的WT等高线图仅显示7 Å−1处的强度最大值,这与Co-S配位作用相关联。

图3.(a)Co-MoS2及其参比(Co箔、CoO、CoS和CoPc)的Co K边缘光谱,(b)Co-MoS2及其参比的R空间光谱,(c)Co-MoS2和CoS参考的小波变换图,(d)Co(S4)-MoS2的拟合结构。


在1.0 M KOH电解液中的LSV显示通过原子Co的调控,Co-MoS2表现出显著增强的HER活性,在1.0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获得了仅为3 mV的过电位,超过碱性介质中最活跃的MoS2基非贵金属HER电催化剂。Co-MoS2的Tafel斜率为67 mV dec−1,与Pt/C具有相近的Tafel斜率。通过排水法计算出Co-MoS2在1 M KOH中的HER效率为92.6%,进一步计算显示,Co-MoS2对碱性HER的转换频率为6.79 s−1,超过了大多数MoS2基催化剂。在连续工作24小时后,Co-MoS2的活性仅降低了7.6%,这证明了Co-MoS2具备长期使用的可行性。此外,Co-MoS2在0.5 M H2SO4中在10 mA cm−2下的起始电位仅为84 mV,在连续工作24小时后,Co-MoS2的活性保留83.9%。

图4. Co-MoS2、MoS2和Pt/C在1.0 M KOH中的电化学测试:(a)LSV,(b)Co-MoS2与已报道的碱性介质中MoS2基催化剂对比,(c)Tafel,(d)长期耐久性测试。Co-MoS2、MoS2和Pt/C在0.5 M H2SO4中的电化学测试:(e)LSV,(f)Co-MoS2与已报道的酸性介质中的MoS2基催化剂对比,(g)长期耐久性测试。


H*在催化位点上的吸附特性通过影响H*的形成和缔合来决定HER的活性和速率。优秀的HER催化剂须具有接近于零的H*吸附自由能(ΔGH*),以提高H*吸附和H2解吸步骤的反应速率。通过DFT计算,作者系统地研究了Co掺杂对MoS2内在HER活性的影响。不含任何掺杂剂的MoS2具有1.396 eV的宽带隙,表明其典型的半导体特性。在MoS2基面引入Co原子后,带隙可以显着缩小至0.147 eV,表明电子电导率明显提高。在边缘处掺杂Co后会产生更多的电荷载流子,这也暗示了边缘之间的强电荷交互。Co比Mo具有更多的d轨道电子,从而在Co-MoS2价带中引起更多的占据态。吸附能计算显示:边缘S位点为0.86 eV和基底S位点的1.67 eV相比,边缘Mo位点具有更小的ΔGH*值(0.79 eV),表明边缘Mo位点比原始 MoS2中的边缘和基础S位点更具HER活性。将Co引入MoS2后,边缘和表面S位点的ΔGH*值分别降低至0.65和0.13 eV。当使用Co-MoS2上的基面Co位点驱动HER时,ΔGH*值急剧负移至−0.4 eV,这意味着H*吸附强度减弱,从而导致与原始MoS2相比的HER活性增强。值得注意的是,边缘Co位点获得了-0.04 eV的ΔGH*值,这可能是由于Co和相邻S/Mo位点之间的强电荷转移,甚至低于Pt(111)晶面。这些结果表明边缘Co和S位点是最可能的HER高活性位点。

图5. Co-MoS2和MoS2对HER的DFT计算。(a)MoS2平面、Co-MoS2平面、MoS2边缘和Co-MoS2边缘的DOS,(b)边缘的S位点的PDOS,(c)不同活性位点反应坐标对应的自由能。(d)计算涉及的位点自由能对比。


04

小结

该工作通过构建丰富边缘Co掺杂的MoS2,材料合成方法包括:在甲酰胺中对Co和Mo盐进行溶剂热处理,合成原子分散的CoMo-NC前驱体;进一步将CoMo-NC的在硫蒸汽中进行原位硫化转化。前驱体中的N配位作用及原位转化碳层产生化学及物理双重限域效应,增强了所制备MoS2纳米晶的晶格缺陷程度,并降低晶粒的尺寸,因此导致边缘暴露。ICP测试,证实了Co-MoS2具有5.70 wt.% Co的高负载量,进一步使用同步辐射来剖析了Co物种在MoS2中的配位状态。电化学测试显示:在碱性和酸性介质中,与未掺杂的MoS2相比,Co-MoS2的HER性能均显著增强。此外,通过DFT计算表明位于MoS2边缘的Co和S原子是HER主要活性位点,此工作为MoS2的进一步优化设计,特别是如何高效引入过渡金属优化MoS2边缘结构提供了启发。


文章信息

Confined synthesis of MoS2 with rich co-doped edges for enhanced hydrogen evolution performance


Zongge Li, Chenlei Li, Jianwen Chen, Xu Xing, Yaqun Wang, Ying Zhang*, Miaosen Yang*, Guoxin Zhang*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DOI:10.1016/j.jechem.2022.01.001



作者信息

杨淼森,东北电力大学教授。2012年12月博士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2013-2015年,于牛津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工作。2016年至今工作于东北电力大学,主要从事无机功能材料、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设计、制备及应用研究。主持吉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等横纵项科研项目3项,在Chem. Eng. J.、Sci. China Mater.、J. Clean Prod.、J. Mater. Chem. A、Appl. Surf. Sci.、Mater. Chem. Front.、Chem. Comm.、J. Mater. Chem. B等杂志发表SCI收录论文20余篇,已授权国际和国家发明专利各1项。


张颖,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教授。主要从事新型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纳米催化剂的研发及其在CO2资源化利用、CH4转化等领域的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山东省博士基金1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科技部重大专项。在Nano Res.、Appl. Catal. B: Environ.、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Science China Mater.、J Mater. Chem. A、 Electrochim Acta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


张国新,山东科技大学教授,山东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山东省青创人才引育团队带头人。主要从事碳基材料的可控合成及电化学催化、储能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等其他基金共7项。目前已在Energy Environ. Sci.、Adv. Funct. Mater.、Appl. Catal. B: Environ.、Nano Energy、Nano-Micro Lett.、J Energy Chem.、Nano Res.、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SCI 期刊杂志上发表近80篇论文。此外,出版专著章节3项,申请国际发明专利4项,国家发明专利31项,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0